每天,公鸡早早起床,然后用它们的啼叫声打破黎明的宁静,尽职尽责地为人类提供预警服务。以下是边肖带给你的关于为什么公鸡会在早上啼叫的信息。欢迎阅读转发!
为什么公鸡会在早上啼叫。
第一个原因与鸡体内受光控制的生物钟有关。鸡的大脑中央有一个叫做松果体的小腺体,可以分泌褪黑激素。褪黑素的作用之一就是促进睡眠。但松果体的活动受光照影响,只有在黑暗中才能分泌褪黑激素。要知道,大多数鸟类都是“夜盲症”,鸡也不例外。在看不见手指的夜晚,鸡只能安静的睡觉。当清晨第一缕晨光照耀大地时,光线刺激的松果体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,鸡群便会醒来,用嘹亮的啼声迎接新的一天。
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来验证这一解释的科学性。他们将公鸡分为两组,其中一组被放在封闭隔音的实验室内。结果发现,即使没有光源,这群公鸡每天早上也会醒来打鸣。但是过了两个星期,公鸡打鸣的时间开始紊乱,没有固定的时间。另一组公鸡也放在隔音的实验室里,但房间里每天有12个小时的光照和12个小时的黑暗。于是,这群公鸡在“日出”前一点就开始啼叫了。不同的是,两周后它们没有出现混乱的啼叫周期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公鸡打鸣确实与受光线影响的生物钟有关。
另外,公鸡不仅在清晨啼叫,白天也会啼叫,这与它们在鸡群中的位置有关。鸡群中有严格的等级结构,地位最高的公鸡在鸡群中享有特权,不仅优先进食和交配,甚至优先鸣叫。当黎明的第一声啼叫响起时,这只也是地位最高的公鸡宣布了它在群体内的地位,警告外来的公鸡不要来这里抢夺它们的食物和配偶。
有趣的是,研究人员还发现,公鸡的鸣叫与体内的雄激素有关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声带结构相同的母鸡不能啼叫。研究表明,如果给母鸡注射适量的雄激素,母鸡也能啼叫。
如何停止公鸡打鸣?
1.公鸡打鸣与雄激素分泌有关,而阉鸡和母鸡不分泌雄激素,所以不打鸣。所以如果你想让公鸡不叫了,你可以阉了它们。
2.给公鸡戴上鼻环,然后捏住它们的下嘴,让嘴张开5mm左右,公鸡就可以正常进食了。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阻止公鸡打鸣,但不会有正常的繁殖交配功能。如果他们想繁殖,可以给他们项圈。
3.阻止公鸡打鸣的方法是切断它的肺活量。把一只公鸡关在不能直立只能躺下的笼子里。它打鸣的时候需要站着,躺着的时候肺活量降低,所以不会打鸣。
公鸡打鸣有什么特殊含义?
公鸡不仅早上打鸣,而且经常只要不睡觉就打鸣。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行为,但是早上比较安静,所以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。
1.公鸡可以通过啼叫来宣传自己的地位。
家鸡的祖先是家鸡,属于雉鸡。他们身体强壮,有很强的领土意识,有非常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。而且每个鸡群只能有一个首领,家鸡只是继承了这些传统。
所以在鸡群中,早上最先打鸣的公鸡一定战斗力最强,因为打鸣是它们宣传自己地位的一种方式,告诉鸡群中的其他公鸡,它们在群体中拥有最高的进食权,防止其他公鸡借机“谋朝”。
而且,只有在领头的公鸡打鸣之后,其他的公鸡才能根据自己的地位一只一只的打鸣。地位越低,鸣声越小,频率越低。这样可以避免鸡群从一大早就乱成一团,有利于族群的稳定。
2.早起警告其他公鸡,不要打母鸡的注意。
虽然家鸡已经被人类驯化了几千年,但是它们的行为仍然和野生动物非常相似。比如,只有鸡群中战斗力最强的公鸡才能成为“鸡中之王”,地位独特,可以优先享用美食和母鸡,让其他公鸡羡慕不已。
“鸡王”之所以在清晨鸣叫,不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,也是为了警告其他公鸡,族群中的母鸡是自己的后宫,不要轻易打它们的主意,否则后果自负。
另外,公鸡打鸣也是一种沟通行为,是个体与族群之间的沟通方式,是给鸡传达指令和动向的唯一渠道,也是最重要的引鸡方式。
3.警告其他动物不要踏入它们自己的领地
农村不仅有鸡鸭等家禽,还有黄鼠狼等“偷猎者”。它们是母鸡的天敌。为了填饱肚子,他们经常闯入鸡的领地攻击它们,这让鸡领导很生气。
因此,好斗的公鸡通过大声鸣叫来警告外来入侵者,远离自己的领地。如果它们不离开,就会主动开走,这样可以保护鸡的安全。
不仅如此,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鸡,所以公鸡在吃东西的时候,经常会有外来的鸡混进来抢食,所以公鸡会通过鸣叫来发出警告。不听,就一个个被开除,这就是公鸡打鸣的意义。